如何精确计量气体的体积 如何精确计量? 如何准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
正好今年质量单位“千克”将要被重新定义,就说一下“千克”的确定。
目前,1千克的定义就是“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”,这个原器存放在位于巴黎的国际计量局的保险柜里。
请注意,千克是目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。
其他的六个基本单位是米(长度),秒(时刻),开尔文(温度),安培(电流),摩尔(物质的量)和坎德拉(发光强度)。
千克定义的演变史:从实物到基本物理常量
千克最初的定义是4 ℃时一立方分米水的质量
,这是1799年由法国科学家提出来的,并以这个标准制作了纯铂的千克原器作为1千克的国际标准。过了将近一个世纪,由于铂铱合金更加稳定,1889年科学家们用铂铱合金代替了纯铂的千克原器,接着这个千克原器一直被使用到现在。
也就是说,我们使用的千克的定义一直是以国际千克原器这个实物为标准的。这样的千克定义虽然简单,然而却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困难。
开门见山说,通过长时刻的观察,大众发现,这个实物的保存并不容易。
虽然保存条件几乎完美无缺,然而随着时刻的推移,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会发生微小的变化,这一个难题。由于千克原器是千克定义的基准,它质量的改变意味着其他所有物质量量的改变。
另外一个难题就是,为了避免对国际千克原器造成损伤,国际千克原器不能经常性使用,这就给不同实验室对千克的测量带来很大的不便。
物理学中诸多的物理量都和千克有关,例如牛顿(力学单位),瓦特(功率单位),焦耳(能量单位)等,因此,千克原器的任何轻微改变都会引起其它物理量定义的混乱。
为了有效杜绝这种混乱,
早在2005年,国际计量委员会(CIPM)就已经建议以基本物理常量为基础,对千克进行重新定义。
2010年,国际计量委员会终于决定,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重新定义千克,之后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同意了该提议,并规划在2018年正式实施。
普朗克常数:重新定义千克
要用普朗克常数对千克进行重新定义,就需要
对普朗克常数进行更为精确地测量,目前这一职业正在进行当中。
普朗克常数的准确数值已经从 变为 ,不确定度从 进步到了 。
得到精确的普朗克常数之后,就可以使用瓦特天平来对质量进行精确地测量。
为什么要用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呢?
缘故如下:
普朗克常数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常数其中一个,而且和它有关的量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,这也就意味着普朗克常数也能被精确地测量。
普朗克常数的单位是 ,除了kg之外,长度(m)和时刻(s)都有着很好的定义,且易于测量,因此选用普朗克常数来定义千克一个比较好的选择。而且
新定义很容易被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重复,
由于只要拥有一台瓦特天平,根据普朗克常数将相应的仪器参数设置正确,那么得出的质量就是一千克,这将会大大方便不同实验室对质量的精确测量和使用。
当然,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千克并不受影响,由于这样的定义并没有改变原有千克的大致,只是将千克的定义基础改变了,使它变得更容易重复和使用,也更加稳定。
作者:陈星
出品:科普中国
监制: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